【社交新趋势】兴趣匹配正成为年轻人交友首选,传统“刷脸”模式遇冷?
各位小伙伴,最近有没有觉得刷腻了千篇一律的社交软件?左滑右滑都是相似的个人简介,咖啡厅见面常常陷入尴尬冷场?据2025年8月最新调研显示,超67%的Z世代更渴望通过共同爱好建立深度社交关系——而正是这个契机,让「种梦APP」悄然掀起了兴趣社交的革命。
▍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真朋友? 传统社交平台往往让我们陷入“颜值打分”和“条件筛选”的循环,明明匹配了上百人,却连一个能聊动漫新番或徒步路线的人都找不到,上周我闺蜜小琳就吐槽:“见面三次才发现对方连《灵笼》第二季都没看过,这朋友还能处吗?”
▍把社交变成一场“同频共振”的冒险 种梦APP的做法很酷:注册时根本不用上传精修自拍,而是让你选择三个最想探索的领域,比如你标注“水下摄影+小众咖啡馆+剧本杀”,系统就会给你推送—— → 周末外滩潜水拍摄小队 → 静安区复古咖啡馆探店主理人交流会 → 沉浸式唐朝诡事录剧本杀组局 上周通过“城市夜跑地图创作”活动,程序员阿凯竟然结识了现在创业团队的合伙人,他说:“比起商业酒会,边跑边聊时更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。”
▍这些脑洞大开的功能正在破圈 • 兴趣盲盒匹配:每周三匹配一位同城“兴趣搭档”,可能是带你体验陶艺的非遗传承人,也可能是教你弹尤克里里的咖啡师 • 梦境直播间:用语音连麦讨论“如果能在元宇宙开演唱会,你想邀请哪位虚拟偶像?” • 共创日记本:和小组伙伴一起记录徒步西藏的星空观测记录,自动生成带地理坐标的电子手账
▍真实用户故事比设计更精彩 95后插画师七七在“废弃工厂改造计划”活动中,遇到建筑设计师Marvin,两人现在共同创作的《城市记忆重生》插画集即将出版;而原本社恐的生物学研究生小吴,通过“昆虫标本制作工作坊”成了平台知名科普主播。
“以前社交像在超市购物,现在像在游乐园组队探险。”——这是种梦APP年度报告中最动人的用户留言。
未来社交或许不再需要精心设计的简介页,当我们用热爱发光时,自然能吸引同频的人,就像昨晚我在“天台观星小队”里认识的星座爱好者说的:“原来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道,但星光总会相遇。”
(注:本文根据2025年8月社交应用趋势调研及用户访谈整理,部分案例已获授权使用)
本文由 协议午夜电台 于2025-08-30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协议午夜电台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xdh.7tqx.com/why/791313.html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