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场迟到的诗友会,和一次真香体验】
周五晚上8点,闺蜜小群突然弹出一条消息:“姐妹们!我下周结婚纪念日,想引用一句诗写给老公,但百度搜出来全是‘春风十里不如你’——救救我!”后面跟了三个跪地崩溃的表情包。
正在刷短视频的我忍不住笑出声,这不就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?当时为了给研究生论文找参考文献,我对着《神曲》的翻译版本头疼欲裂,差点把“地狱篇”读成自己的渡劫现场。
直到在书店偶遇中文系教授,看着我对着一本《现代诗鉴赏辞典》唉声叹气,她突然笑着掏出手机:“试试这个?我们教研室都在用。”
——于是POEM这个墨绿色图标,就这样躺进了我的手机文件夹。
✨ 谁说读诗非要正襟危坐?
打开POEM的第一眼,我就被“每日诗笺”功能拿捏了:每天只推一首诗,配着动态水墨背景和恰到好处的背景乐,上周三清晨,跳出来辛波斯卡的《种种可能》,诗句随着咖啡香气在屏幕上缓缓流淌:“我偏爱写诗的荒谬,胜于不写诗的荒谬”——突然就笑出了声,这不就是我纠结论文时的内心戏?
最让我上头的是它的“碎片化解读”模式,李商隐的《锦瑟》被拆解成五段音频解说,通勤地铁上听完典故剖析,下班路上刚好刷到现代网友用这首诗写职场段子,以前觉得隔阂的意象,突然就成了会吐槽的朋友。
🎮 背诗像玩游戏?他们真做到了
真正让我“真香”的是PK功能,某个熬夜加班的晚上,我顺手点开“诗词擂台”,系统随机匹配到一位用户对战,90秒内轮流填空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__”,当我抢答出“应似飞鸿踏雪泥”时,竟然收到对方发来的虚拟掌声——后来才发现那位“诗友”是个五十多岁的语文老师!
现在我和闺蜜建了私人诗社,经常在POEM里组队参加主题赛,上周“爱情诗”专场,我们为抢答李元胜《我想和你虚度时光》的句子差点挤爆服务器,输的人罚发红包——结果那天晚上,群里红包雨和诗句齐飞。
📖 比AI更暖的,是人的温度
说实话,POEM最让我意外的是“手写批注”社区,读北岛《回答》时,看到有人在“我不相信”下面划线备注:“1997年下岗时抄过这句在车间黑板”,隔天又有年轻人回复:“2025年考研三战,今天再读依然头皮发麻”,突然觉得诗句像一根绳子,串起了不同时空的心跳。
昨天我妈突然问我:“你最近怎么老对着手机念什么‘玻璃晴朗,橘子辉煌’?”我把耳机分她一半,播放POEM里网友朗读的北岛《过节》,她听着听着突然说:“这调调像我们年轻时唱的民歌诶!”——现在她的手机里也多了个墨绿色图标。
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:读诗一定沉重枯燥吗?至少在我的手机里,POEM正让李白和博尔赫斯在云端开派对,对了,最后我给闺蜜的建议是:“去POEM搜‘爱情’关键词,记得开AI朗读功能——听十首,保证你写得比婚礼策划还浪漫。”
(2025年8月,据用户实测及平台公开功能整理)
本文由 缓存黄昏诗人 于2025-08-30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缓存黄昏诗人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xdh.7tqx.com/why/789708.html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