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处理器速览🖥2014手提电脑CPU天梯图:一览年度最佳笔记本处理器表现

(一)

“哎,你这电脑怎么开个网页都卡啊?”
2014年,咖啡厅里敲着键盘的你,可能常被朋友这样吐槽,那一年,笔记本处理器正处在性能爆发前夜——Intel第四代酷睿(Haswell)稳坐王座,AMD则苦苦追赶,八年过去,回头看这份“老显卡天梯图”,竟藏着不少时代的眼泪。

处理器速览🖥2014手提电脑CPU天梯图:一览年度最佳笔记本处理器表现

(二)
当年笔记本CPU的江湖,基本是Intel的独角戏。
顶级王者:Intel酷睿i7-4980HQ

  • 4核8线程,基础频率2.8GHz,睿频冲上4.0GHz
  • 搭载锐炬Pro Iris 5200核显,性能堪比入门独显
  • 常见于万元级移动工作站,渲染剪辑依然能打

主流神U:i5-4200U

  • 超极本标配,续航10小时+
  • 性能足够办公+影音,但多开网页必卡
  • 堪称“一代打工人体检仪”

AMD独苗:A10-5750M

处理器速览🖥2014手提电脑CPU天梯图:一览年度最佳笔记本处理器表现

  • 勉强对标i3,靠核显性能刷存在感
  • 多发于性价比机型,散热翻车是常态

(三)
有趣的是,当年处理器的“潜规则”至今仍在:

  • 后缀H代表高性能,U是低电压,M已濒淘汰
  • Intel核显玩《英雄联盟》最低画质仅40帧
  • AMD靠价格战厮杀,但续航普遍崩盘

(四)
若穿越回2014年选电脑,真相很残酷:

  • 买i7的现在还能轻度办公,选i3的早卡成电子垃圾
  • 带独显的机型电池健康度普遍低于核显本
  • 苹果MacBook Pro的i5-4288U凭借系统优化吊打Win阵营同配置

(五)
2025年回看这份天梯图,最唏嘘的不是性能落后——而是当年挤牙膏的Intel,如今被ARM架构和AI芯片逼得狂奔,那些曾觉得“够用”的配置,早已被时代甩进回收站。

所以下次见到家里那台旧笔记本,不妨开机听听它的风扇声——那是一个时代喘息的模样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