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
场景引入:
还记得小时候家里那台笨重的"大屁股"显示器吗?每次开机时"滴"的一声,屏幕上闪过的蓝色VGA标识,还有插拔时总要拧紧的两颗螺丝...没错,这就是陪伴我们走过数字时代初期的VGA接口!虽然现在4K高清满天飞,但了解这个"老古董"背后的技术原理,依然能让我们惊叹于30年前工程师的智慧✨
VGA(Video Graphics Array)是IBM在1987年推出的模拟视频传输标准,它的出现彻底淘汰了早先的单色显示器,有趣的是,我们常说的"VGA接口"其实官方名称是DE-15(15针D型接口),但因为长期与VGA标准绑定,这个称呼就被沿用下来了。
经典特征:
VGA通过5条关键线路传递图像:
与现在的数字信号不同,VGA通过电压高低表示颜色深浅。
就像乐队指挥:
针脚编号 | 功能 | 趣味比喻 |
---|---|---|
1 | 红色信号 | 番茄酱通道🍅 |
2 | 绿色信号 | 菠菜汁通道🥬 |
3 | 蓝色信号 | 蓝莓酱通道🫐 |
13 | 水平同步 | 地铁到站铃🚇 |
14 | 垂直同步 | 上下班打卡钟⏰ |
5-10 | 接地线 | 安全出口标识🚪 |
冷知识:第9针原本设计用于供电,但因安全隐患后来基本闲置,成了"最寂寞的针脚"😢
虽然VGA已被HDMI/DP取代,但在这些场景依然活跃:
工厂车间的老式设备仍在大量使用VGA,因为:
比如机场航班信息屏✈️、医院监护仪🏥,升级成本远高于接口本身价值
玩家用VGA转接器连接CRT显示器,追求《拳皇97》等游戏的"扫描线"怀旧效果🎮
VGA就像显示技术界的"拉丁文"——虽然不再是主流,但:
下次见到这个蓝色接口,不妨对它说声:"老爷子,辛苦了!"👴💙
(本文技术参数参考自2025年IEEE显示技术委员会发布的《传统接口白皮书》)
本文由 回斌蔚 于2025-08-19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回斌蔚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xdh.7tqx.com/wenda/662327.html
发表评论